這項主權基金排名,是根據各國的外匯存底再扣除三個月的進口支出計算。報告指出,中國的主權基金二零零三年總值達二千五百九十億美元,到去年底增加到一兆一千八百五十億美元,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七。
50歲以後,我的投資理財計劃
50歲以後,我的投資理財計劃
這輩子最想當的是『有錢人』,小時候的夢想是,像灰姑娘一樣遇見王子(有錢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慢慢長大後,知道不可能,那只是童話故事,我告訴自己,當不了『有錢人』,也不要當窮人,沒錢過日子。
從小就看父母親、哥哥姐姐辛勤工作,他們投資理財方式就是『跟會』和『錢存銀行』。『錢存銀行』早期利息11%,但是銀行貸款也高達18%...20%。『跟會』利息最高到50%,但是倒會時常聽到。
時代在變,理財方式也在變,尤其資訊這樣流暢時代,多元投資方式也出現了。但是,人生不變定律依然在,就是『工作時間愈來愈少,錢愈賺愈多,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間愈來愈多,生活愈快樂』。
結論,如何利用你辛苦錢幫你賺錢?我的方法是,買基金,而這方法從三十多歲開始,不知不覺已經二十多年了。
繼續閱讀
訂立遺囑,否則子女不孝還是拿得到你的錢!
訂立遺囑,否則子女不孝還是拿得到你的錢!
阿水伯與阿水嬸育有兩名子女,兒子小明,在數年前與阿水伯大吵而搬離家中。在一次健檢中,阿水伯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擔心在辭世之後,老婆阿水嬸與女兒小美沒人可以照顧,因此,他決定先立下遺囑,避免小明在他辭世後跑來分財產。阿水伯卻沒想到,法律對於遺產分配,依法規定有保留一定的比例給其繼承人,稱之為「特留分」。
繼續閱讀
▲美元升息影響「錢包」
▲美元升息影響「錢包」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今天宣布升息一碼(0.25個百分點),美元持續呈現走強趨勢,除了影響全球經濟市場以外,對台灣一般民眾而言,也會造成9點不可不知的影響,想要守住錢包、保住資產一定要多加注意。
1.存款利息可能變高
美國升息代表「存款能生出的利息變高」,預計明年開始,美國利率會慢慢走升,定存族的利息雖然不會馬上大增,但在利率看升的條件下,「選機動利率」或「向短天期定存靠攏」是趁機賺取利息的機會;但是民眾若是因賺利息而不消費,恐怕會影響國內商業景氣。
2.貸款負擔可能變重
假若台灣央行跟進升息,升息會影響房貸、車貸及信用卡利率上揚,尤其台灣房貸佔家庭所得很高比例,對有房貸壓力的民眾來說,升息就是一場惡夢,一年利息可能增加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因此可以多加考慮提前還款的可能性。
繼續閱讀
債券型基金的複利迷思
債券型基金的複利迷思
( 2012/07/20 11:38 王志鈞 )
最近全球各地央行紛紛吹起降息風,使得固定收益型的債券類基金如雨後春筍般地熱銷,多家投信都以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全球債等為主推商品。
對債市原理不太明白的投資人,可能會搞不太懂,降息明明是利率下降,為何對債券這種以收取利率為主的商品會是利多呢?
事實上,投資債券的獲利來源有三者:一、債券的票面利率收益;二、市場利率浮動下,基金經理人可套利賺取利差的短線進出操作;三、債券當地國貨幣的升值收益。
繼續閱讀
準備多少錢才夠退休?
[網路文章分享]
準備多少錢才夠退休?
文 - 孆 -
別被理財專家說的3000萬給嚇到了。其實每月3萬元綽綽有餘,1∼ 2萬也可以活得很好……
關於到底需要多少退休金才夠?說法莫衷一是。
歷史上也從來沒有這麼多訊息在教你如何富有退休。有些理財專家說至少準備3000萬才能維持一定水平的生活,有的則說2000萬、1000萬不等;總而言之,如果手邊沒有個上千萬存款,就別談退休這件事。
退休金固然愈多愈好。不過,若是對一個月入4萬元的普通上班族而言,「千萬存款」簡直是天方夜譚,除非不吃不喝20 年,才有可能存到這個數字。一家壽險公司提出精算,若是以年報酬率2%計算,每個月必須定時定額儲蓄4萬5千元,才有可能在15年存到864萬,但距離千萬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美國羅傑斯大學研究發現,1950年戰後出生的嬰兒潮有76%希望在60歲以前退休,但認為自身財力足以負擔退休生活的只佔29%。
這樣的調查結果似乎頗令人沮喪。德國詩人布萊西特形容:「人生苦短,財富嫌少。」的確是很?人的心情寫照,他們之所以遲遲不敢退休,就是擔心萬一退休金不夠,未來的日子該怎麼過?於是只好勉為其難繼續工作,能多做一天,就多賺一天。
但也別太一廂情願,以為事情就能改變。曾任教紐奧良大學商學院、著有《別當打卡的豬》的職場生涯專家麥可˙勒巴夫博士指出,年齡超過60歲,仍然繼續從事不喜歡的工作,有50%的機率在 7年內死亡。
退休達人柴林斯基對理財專家的「忠告」不以為然,認為是誤導,增加焦慮。「不需要捧著一大把銀子才能安度晚年,過度強調退休存款的重要性,反而減少了體驗幸福退休生活的機會,」他指出,事實上,只要願意過簡單一點的生活,就可少拿一些退休金,不必為了多攢一、兩百萬而去做自己厭惡的工作。
退休後用錢愈來愈少?
繼續閱讀
解決你老是賺不到錢的毛病,讓你存摺多1000萬
解決你老是賺不到錢的毛病
讓你存摺多1000萬
撰文/謝富旭
無知、怠惰、貪婪、恐懼……,是投資理財最常遭遇的敵人,一言以蔽之,你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然而,沒有什麼能比數字,更能成為自我管理與反省的利器,搞懂專家、達人以實戰經驗萃取出的15個數字力,讓你的人生越算越有智慧,越活越有錢。
兩年前,現年三十五歲的吳盈憲委託財務公司幫他製作一份財務健診,報告出來後的結果,簡直讓他頭皮發麻!
做這份財務健診時,吳盈憲還在某航空公司擔任地勤人員,每月固定底薪加上不固定的加班費約四萬五千元,但每月總支出也將近四萬五千元。當時他的活存戶頭不到二萬元,於是第一個「恐怖家庭理財數字」就出現了!吳盈憲當時的流動比率竟不到五○%,離標準值的六○○%,還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流動比率六○○%的意思就是,至少保留六倍的每月固定開支的緊急預備金,萬一失業,家庭或個人還有六個月的緩衝期。「這六個月不是隨便訂定的,這是國人失業後,找到下個工作平均要花的時間。」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郭迺鋒解釋道。
理財賺錢靠數字力搞懂十五個賺錢數字只要小學數學程度
流動比率不到五○%,意味吳盈憲如果失業了,他的「流動資產」,亦即「救命錢」,頂多只能讓他撐半個月。「我問我的財務顧問,雖然我的存款只有二萬元,但放在基金的錢,也可以支應啊!」「但我的理財顧問卻勸我,最好不要有這種想法,因為,萬一我失業的時候碰上不景氣或股市空頭,手上的基金或股票都處於虧錢狀態,豈不要認賠賣出,導致財務狀況惡化!」
得出流動比率僅有五○%的恐怖結果後,理財專家開始協助吳盈憲找出原因。首先,吳盈憲每個月主要的儲蓄是定期定額扣三款基金,共一萬一千多元,換算成每月儲蓄率僅二四%(11,000/45,000×100%=24.4%),這對一個還沒買房的單身族而言太低了(至少要五○%),顯然在支出面的結餘上有加強的空間。
其次,吳盈憲買終身醫療險保單,而且採月繳方式,保險規畫不僅不適當,月繳也比季繳或年繳多出不少錢。
另外,吳盈憲還有一筆十萬元餘額的信用貸款,不僅利息偏高,每月要繳本利合計七千元,也是讓這位年輕人存不到錢的主因之一。
抓到原因之後,理財顧問建議吳盈憲做三件事:第一、養成每日記帳、每月結帳、每年做預算的習慣,至少每月再多存五千元。第二、把手上一筆獲利已達二八%的基金全部停利贖回,用來還清高利息的信用貸款,每月可再多存七千多元;但贖回後,每月定期定額扣款仍持續。第三、放棄終身醫療險,改買定期醫療險,月繳改為年繳,每月又可多存一至二千元。做對這三件事,僅一年半,吳盈憲把流動比率提高至六○○%以上,儲蓄率也跟著提高至五○%。現在的他,終於有「資格」往財務自由的方向前進。「其實,兩年前我一直想轉職,但礙於流動比率太低,導致我動彈不得!」直到今年五月,吳盈憲如願轉換職場跑道。
講到數字力,許多人會聯想到學生時代上數學課的痛苦回憶,而退避三舍。不過,你不必擔心,投資理財賺大錢所需要的數字力,不需要三角函數或微積分,而是只要具備小學程度的加減乘除能力,或會使用計算機,搞懂以下十五個數字,不管在存錢、賺錢或滾錢上,就能得心應手。
其中,存錢是一切的根本。日本存錢達人橫山光昭說過:「光憑不著邊際的不安,是永遠也存不到錢的!」存不到錢要理性客觀地找出原因,然後擬出解決方法克服。如上述的例子吳盈憲就說:「我願意花錢找財務顧問做健診,是因為我想把一切問題數字化,方便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繼續閱讀
分析師之死?
分析師之死?
( 2010/11/03 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今年下半年股市最夯的話題,iPhone和iPad肯定名列前矛,不僅帶動觸控類股連袂大漲,尤其是吃到蘋果大補丸的勝華,九月營收更創歷史新高。偏偏就在此時,卻有篇外資研究報告調降勝華投資評等及目標價,引發公司不滿揚言提告。
角度不同,評價不同
交出這份研究報告的研究員,剛從國外名校畢業回國,進入摩根大通,經過公司兩個月訓練,交出了第一篇報告。該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蘋果iPad出貨預估將趨緩,再加上奇美、友達也加入市場分食大餅,明年第二季觸控面板可能供過於求,勝華對蘋果的出貨將不如市場預期,因此給予「減碼」評等,並降低目標價。
勝華表示,證券分析師應對他的報告肩負「品德」與「品質」的責任,這篇對全球投資人發布的研究報告,內容不符合詳實、正確的基本要求,也懷疑其品德與專業。導致股價波動,對廣大資訊不對稱的投資人造成傷害,為維護股東權益必須站出來伸張正義,不排除對這位分析師提告。
繼續閱讀
單身貴族理財四「要」
單身貴族理財四「要」
( 2010/10/19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剛結束一段戀情的曉文,終於看破了,打算抱獨身主義過一輩子。其實一個人過日子也沒什麼不好,反而更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以為自己而活。有這種想法的人愈來愈多,根據主計處人口婚姻調查資料顯示,25歲到44歲之間的適婚男女當中,高達四成的人未婚,總人數超過三百萬人。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以及女性投入職場比率大幅提升,經濟能力獨立後,婚姻已經不再是女性唯一的選擇,現在很多熟男熟女選擇當個單身貴族,過著輕鬆無負擔的生活。
雖然一個人可以過得消遙自在,少了成家所帶來的負擔,卻也代表少了另一半的依靠,將來一切都要靠自己。或許現在還年輕有父母家人可以靠,將來有一天老了,就得一個人面對,所以生活的規劃和理財更顯得重要。
單身理財最基本要做到以下幾點:
繼續閱讀
從台北花博看投資機會
從台北花博看投資機會
先探投資週刊 2010/09/16 【文/鄭清文】
新品種TDR表現佳
近二周來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也成為市場的焦點,即將在下個月試營運的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為草花採購價格的問題,在電視及平面媒體吵得沸沸揚揚,然而政治的紛擾卻反而提高了泛藍選民的憂患意識,五都投票率如果因而提高,對股市必有正面助益。
果然台灣股市TDR新品種,從來自大陸的揚子江造船及來自新加坡的超級咖啡,無畏於政治話題的動盪一路上漲。而以一八八元剛上市的盈正也一舉突破五○○元高價。股王宏達電更再上一層樓,突破七○○元。大盤也一舉攻上八千點大關,今年年初國內各大投資機構對股市指數的預測,不約而同指出第一季及第四季是高點。到目前為止正確度很高,多頭似乎又回到春天百花齊開的盛況。
而新建花博展覽館就像上海世博,以放大的蒲公英種子概念建成英國展覽館一般,希望透過展覽的種子,將未來的生活呈現在眼前。從花博真相館夢想之旅的起點開始,由二萬片葉片揚聲器,所建構的意境花廊,再到全球最大的裸視3D虛擬與真實交錯的影像,利用RFID讓人們化身昆蟲進入花蕊的生態擬真,將會帶給台灣民眾完全不同的體驗。
繼續閱讀
5大心理陷阱害你賠錢
5大心理陷阱害你賠錢
更新日期:2008/09/05 10:11 【工商時報 李國煌/台北報導】
這一波股市重挫,大批投資人受傷慘重,虧損累累,身家大縮水,財富重新「被」分配,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指出,投資賠錢,本金輸光光,五大心理陷阱作祟,最是關鍵。永豐銀副總經理韓志宇說,投資市場有如心理試鍊所,在在考驗人性,很多投資人在各種心理陷阱的驅使下,最終賠大錢。
一、急著想要賺大錢:台北富邦銀資深協理蔡孟娟說,大部分投資人進入市場,都想要很快賺到大錢,在投資市場中,愈是心急、愈是想要賺到大錢,投資判斷往往會失去準頭。
操作策略上,也會因為操作過急,選擇風險過高的標的,採取過度積極的操作方法,市場行情如果不如預期,便會面臨嚴重虧損。
繼續閱讀
股市跌破6500,一年後七成會漲
股市跌破6500,一年後七成會漲
怎會這樣子ㄟ?股市跌破6500,看得我真傻眼。
今年三月時,某投信顧問預言,美國次房貸將拖垮台灣股市,底線在6500點,我當時還斥譏「危言聳聽」,今天居然像西北雨點一樣,直直落……
市場的反應是,馬政府說「633」要8年才能完成,結果大家信心潰散,大舉賣出持股。大盤不只跌破10年線,連20年線都失守。
雖然我不玩台股,但是我住在台灣這塊土地,我很在乎台灣的經濟。看得我心裏很悶,任何時候,出問題時,「罵人」,一定不是最好方法,而是找出問題,去解決問題..問題在那裏呢?企業大老們急呼籲:「相信政府,幫助政府!」。另一個投顧公司則發表文章:「近10年來,台股共有10度跌破10年線,以1年後報酬率來看,有7成機率為正報酬。」,但是也有另一家投顧提出:「下探 5000點」哇,更令人皮膚發毛。
繼續閱讀
避免落入貧窮輪迴的6個方法
為何我沒錢---》
避免落入貧窮輪迴的6個方法
李雪雯 2008/08/28
由於每個人對自己是否「落日貧窮線之下」的定義不盡相同,是可以透過一些方法,讓自己免於「向下沉淪」並落入「貧窮循環」之中。筆者想以下面幾項觀點,與廣大擔心一生不能擠身「富人」之列的讀者,一同分享及勉勵。
中元節應該算是中國人相信生死輪迴學說下的特殊節日。
多數受到千年根深蒂固輪迴思想左右的中國人,總是會寧可信其有地在農曆七月份,透過祭拜祖先與好兄弟,來替自己祈福。最終目的,無非是讓自己與家人加官晉祿,永遠脫離貧窮與惡運的循環。
撇開人心的期望而回到現實世界,似乎卻不怎麽能盡如人意。就以幾年前, 師範大學社工所教授王永慈的觀察顯示:過去25年來,中產階級的數量有減少的趨勢。中產階級占全體總戶數的比率,從1980年的41.6%,至2006年已減少到30.4%。
在減少的近82萬戶中產階級中,淪入下層階級的戶數多達54萬792戶,遠高於進入上層階級的27萬7,704戶。而貧窮不但會「惡化」,更可能會「繼承」與「循環」,貧者直線向下沉淪,社會形成貧富二元化的階段對立,兩極沒有對流,沒有互動,貧者恆貧,富者恆富。
繼續閱讀
定期定額賠錢 敗在五迷思
⊙_⊙ 曾經有同事問我,基金我的擁抱多久?我回答是,見好就收,
沒有長短問題,快則2週就出去,慢則5- 6年,都有可能。
定期定額賠錢 敗在五迷思
更新日期:2008/07/17 09:35 【工商時報 李國煌台北報導】
這一波全球股市下跌,災情慘重,定期定額買進多種股票基金的投資人,3年下來,竟然虧損累累,心頭疑惑重重,銀行主管說,策略無誤,賠錢卡在五大迷思,應該要「多頭俟機出場、空頭繼續扣款」,才能賺到錢。
迷思一:任何基金都能抱。
銀行主管說,扣款買進的基金,績效表現如何,對定期定額的投資成效,影響重大,同樣3年的時光,投入日股基金賠近15%,買進拉美基金,獲利34%,一來一往,差距極大。
中國信託財富管理部投資顧問中心經理廖亭亭說,前景不佳的基金,一定要適時出場。
迷思二:不要在意股市波動。
台北富邦銀協理蔡孟娟說,很多人以為,定期定額買基金,不要在意短線波動,其實,碰到行情走到3、5年的高點,進入大震盪時期,一定要注意投資損益。
繼續閱讀
除了悲觀,你更應該有的4種實際做法
為何我沒錢-迷思189》
除了悲觀,你更應該有的4種實際做法
‧李雪雯
前天中午,在參加友邦投信所舉辦的一場,國內首張以台幣計價的高收益債券基金記者會之中,傳來了台北股市大跌300多點的消息。現場,許多記者立刻發揮追根究底的精神,希望找出讓台股慘跌的理由。
當然,該公司的總經理及基金經理人,也不可免俗地被追問原因。不過,就如同他們共同一致的回答:任何事後得分析或解釋,難免都成為「回頭找的藉口」。
投資人面對投資市場大幅下挫時,之所以表現出這般焦慮及恐慌的原因,不外乎是近來從物價到經濟、從薪資到前途、從股價到獲利,從來就只是壞消息當道,而沒有安定心靈,令人寬慰的新聞。筆者想在此,將近來與一些投資理財專家對話的心得與想法,與廣大讀者共同分享。
繼續閱讀
2007年全球主權基金3.5兆美元 台灣第四
2007年全球主權基金3.5兆美元 台灣第四
(台灣人,真的好有錢喔!!)
經濟與金融分析預測公司「全球洞察組織」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過去五年主權基金的金額以每年百分之二十四的幅度增加,到二零零七年底總計達三兆五千億美元,中國以約一兆二千億美元居首,俄羅斯和科威特緊追其後,台灣則以一千八百四十億美元排名第四。 |
繼續閱讀
定時不定額基金加值操作術
懶人投資術進階版 定時不定額基金加值操作術
‧今周刊 2007/10/31 【撰文/歐陽善玲】
全球股市震盪加劇,基金淨值跟著波動,但定時定額的基金投資人多半老神在在,因為在固定金額下,基金淨值愈低,買到的單位數愈多;相反地,基金淨值衝高時,買到的單位數相對較少。低檔多買而高檔少買,震盪行情反倒有利於定時定額投資人降低成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