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1989 佛前五百年

說實話,這本公發的「青年世紀」,除了漫畫以外,我真的看不太懂它是做什麼的,我和同學們常常看完它的漫畫之後,就把它給丟到一邊去了,裡頭的什麼新詩呀~散文啊,我是連一眼都懶的看的,我想,這會不會只是給那群學校所認定的好學生,有個地方寫些什麼讓人看不懂的東西罷了,無聊。
然而我今天說不定真的是無聊到底了,真的拿起「青年世紀」,想好好的讀一遍,會不會我認真的讀,我的成績也會像那些好學生一樣呢?不管啦,試試看啦,吔~這篇有畫畫的好像不錯吔。
繼續閱讀
奧森.波美斯篇-第一章:加爾巴的困境
前言:
本文為架空歷史小說,所有的角色都是「精靈」,精靈的壽命預設為450~500歲。
只要記得幾個名字就可以輕鬆閱讀。
加爾巴.蘭瑟:蘭瑟族國的武將,「蘭瑟」是姓氏,設定中精靈族國的國主以及有功將領及貴族,均以國名為姓。
奧森.波美斯:波美斯族國的國主,因自族主演變而來,故領導者稱「國主」,而不稱「國王」,同樣的,以國名為姓。
魯本.坦茲大陸:小說的舞台,因為有魯本河與坦茲河流過而得名,類似兩河流域的設定。
第一章:加爾巴的困境
加爾巴.蘭瑟陷入了一個奇特的困境,他手頭上空有十倍於對手的兵力,卻是一愁莫展。
加爾巴絕非無能之輩,他並非出身高等貴族,原為沒落王族之後,憑藉著在長達兩百餘年的「蘭瑟」統一戰爭中屢屢建功,才獲得國主破格賜姓,其功業在蘭瑟十二將中,排名第二。
由他出任七國聯軍、五萬大軍總指揮的決定,得到了所有同盟國的一致認同。
「但…」
加爾巴摸著自己的下巴,這是他沈思時的習慣動作。
這種情況幾乎是前所未見,即使加爾巴使盡全力,卻仍然無法捕捉到敵方的主力。
三個月前,加爾巴帶領著這隻「魯本.坦茲」大陸上空前未有的部隊,要與新興的族國「波美斯」國主「奧森」一決死戰。(註:全名:奧森.波美斯,以國名為姓)
加爾巴精心的佈置了他與奧森決戰的場地,陣形以及預備隊配置,他認為奧森.波斯必定空國而來,到時敵軍的數量必定在三萬或四萬左右,但波美斯國主的決定卻讓他吃驚,面對蘭瑟等七國的五萬聯軍,奧森只帶五千人應戰。
「五千人?!」
加爾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動了要懲罰探子的念頭,經再三確認,「奧森.波美斯」的迎擊隊部,確實只有五千人。
繼續閱讀
原住民的智慧(Plurk整理版)
高金素梅有一次帶著原住民到總統府前去「出草」,在我眼裡,雖然表演性質居多,但在當中,她提到了所謂「原住民的智慧」,初聞之時,我並無法理解,甚至以「漢人」及「文明人」的觀點來看,原住民永遠是失敗的,他們處於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之中,並無法理解他們自身的劣勢,有錢就花,且嗜酒,據說多半得肝病早亡,何有「智慧」可言?
繼續閱讀
我們都在改變世界,但不見得會是你想要的樣子
以前無聊亂k政治學,得了一個可能人家不會認同的結論:每個人都可以改變世界,而且也正在改變世界,只是那個改變的結果,不見得會是你想要的樣子。
我曾讀過一本書,它提到,人類的每次交媾的時候,會有數億的精子,而只有一個精子能與卵子結合,因此,只要在某個歷史的環結上有一點點的不同,某個精子沒有跟「命定」的卵子結合,我們所知的世界,都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或許希特勒與拿破崙都不會出現,文藝復興也從未發生,又或者生出了一個超級天才,卻發明出了毁滅全世界的武器,但無論如何,只要有所變動,不管再如何的微小,那種影響都會漸漸的擴散開來。
繼續閱讀
論語秘史-孔子為顏回兒子取名
話說顏回雖然家窮,但也仍然討了一個老婆,還生了個兒子。
那天顏回的兒子滿月請客,孔子當然也來參加,席間顏回將兒子抱出,特別要請夫子代為取名。
孔子:「喔?我有這個榮幸嗎?」
繼續閱讀
愛情小說與連續劇的公式
「愛的到」與「愛不到」,然後再往下細分
「愛的到」可以這樣寫:
1.愛的到卻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夠愛與瞭解他/她」。
2.愛的到卻發現「其實還有更愛的人」。
3.愛的到卻發現「愛人愛上其他人」。
4.愛的到卻發現「自己己經快死了」。
5.愛的到卻發現「愛人己經快死了」。
6.愛的到卻發現「卻後悔發現自己根本選錯了人」
7.愛的到卻發現「需要經歷相隔兩地的等待」
8.愛的到卻發現「兩者之間的性格、年齡、階級與種族(以前台灣的神怪片常常有神仙愛上妖怪的戲碼)相差很大」
9.愛的到,最後還是分手。
10.愛的到,然後白頭偕老(最難的結局,這算是破台了吧)
繼續閱讀
解釋自己的作品-「流浪狗之歌」
(這是雲門舞集中赫塞「流浪者之歌」演出時的照片,放著撐一下版面吧。最近模型新品情報太少,實在是沒有什麼好提的,於是便寫點跟模型無關的東西。)
書寫這篇「流浪狗之歌」的時候,我是一直在與自己對話,我曾經提及,這篇是改編自「赫曼.赫塞」的「流浪者之歌」(當然是我自己改差的版本),三年前,我有模仿他人作品的習慣,用自己的想法再寫一次。
http://blog.sina.com.tw/schorst/article.php?pbgid=8256&entryid=7673
但奇怪的是,角色總是有自己的生命,有時候明明己經定了書寫的大網,便是突然的靈光一現,角色說出來的話就不同了。
在赫曼.赫塞的「流浪者之歌」裡,悉達多的朋友「迦文達」,是一個沒有明顯主見的人,雖然身為修行者,但一直以來,他的作用,最多不過就是個影子,早期是悉達多的影子,後來信了佛陀,又變成佛陀的影子,他雖然符合一個真正世俗善人的影像,性格卻又是如此的薄弱。
繼續閱讀
泰坦尼斯之夢v1.0
當然,那時候我還沒開始寫BLOG,文筆尚且生澀,就現在自己看來,世界觀設定亦須大加修改,不過一些大綱的東西是不變有太多的變化。我在當兵受訓的時,曾到陸軍通校的圖書館裡借書,三個月借了二、三十本,小說裡頭的軍事組織編制,便借用了現代C4ISR的精神,及部份LQY小說中曾經談到的概念,前半段可能有些枯燥,真正的故事重點,放在主角「奧森.波美斯」登場後。
繼續閱讀
少年的巨大蘿蔔之夢(下)
http://blog.sina.com.tw/schorst/article.php?pbgid=8256&entryid=171608
「B14,M3及D4」
他看著說明書,一邊拿著斜口鉗,口中默念零件編號,一個個的將它們從塑膠框架上剪下來。
難以置信,過了近二十年,他又重新拾起這個遙遠的嗜好,做起鋼彈模型來。
繼續閱讀
2106的陳水扁熱潮
繼續閱讀
少年的巨大蘿蔔之夢(上)
男孩的父母親永遠也搞不懂,那些打打殺殺、劇情反覆無聊機器人卡通到底有什麼好看的?他們也沒時間去記清楚,那堆奇型怪狀的機器人叫什麼名字?只是給了它們一個很籠統的名字,一律稱呼為「無敵鐵金鋼」。對面熱愛機器人直至無可救藥的兒子,父母親總是長嘆「唉!你怎麼又在看無敵鐵金剛了?」
但面對雙親的質疑,男孩總是一臉正經的回答:「爸、媽,那個不叫做無敵鐵金剛!它叫做聖戰士五獅合體好不好?」
守舊的父母,對卡通與漫畫的概念,仍然停留在古早時期,「諸葛四郎」與「真平」的純真年代,自是無法了解男孩的內心深處,一種渴望駕駛巨大機器人-藉以此保衛人類、伸張真理正義,最終成為人人敬愛的英雄想像。
繼續閱讀
(轉載)-大台灣國協‧2256年
繼續閱讀
謝小輪周記:我的家庭
繼續閱讀
陰森新聞台之扁馬對決
話說縣市長大選將至,然連續數十日來之新聞,不外乎是「泛藍杯葛、泛綠痛批」,如此了無新意,讓觀眾、網友們老是提不起興致來,致使收視不振,是故陰森新聞台之高階主管們召開內部密秘會議,讓眾記者們集思廣益,就算是沒新聞,也要搞點花樣出來。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