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選舉研究中心
2008/03/20
2008總統大選預測
如無「意外」,馬英九會贏得總統大選,我連「應該」兩個字都省了,至於那個「意外」,咱們泛藍界的朋友相信都知道,大家請心照不宣。
雖然大選十天前的民調都說馬英九至少領先十五到二十%左右,但是真正的得票率一定會低上許多,馬英九到最後,大約只能得贏個10%,這還是在特別費官司無罪的情況下,若特別費官司有罪,馬英九與謝長廷就真的是五五波了。
雖然大選十天前的民調都說馬英九至少領先十五到二十%左右,但是真正的得票率一定會低上許多,馬英九到最後,大約只能得贏個10%,這還是在特別費官司無罪的情況下,若特別費官司有罪,馬英九與謝長廷就真的是五五波了。
繼續閱讀
2008/01/12
2007/05/20
中正紀念堂改名事件,實是大利多
(好幾天沒有寫政治文啦,要照顧一下老讀者。)
說來很殘酷,「中正紀念堂改名事件」,正能累積泛藍的怨念,提昇投票的動力,根據台灣過去選舉的經驗,做的太過份的一邊通常會敗選,中間選民雖然很鄉愿,也是情緒容易被操弄的一群,但是他們對於無事生非的東西是很反感的。
說來很殘酷,「中正紀念堂改名事件」,正能累積泛藍的怨念,提昇投票的動力,根據台灣過去選舉的經驗,做的太過份的一邊通常會敗選,中間選民雖然很鄉愿,也是情緒容易被操弄的一群,但是他們對於無事生非的東西是很反感的。
繼續閱讀
2007/05/13
2006/12/04
2006/03/14
2006/03/14
2006/02/14
(轉載)逐鹿台北市,先來比氣勢-沈富雄晦暗長廊中孤鳥尋燭光
文/丁嘉琳
(刊了郝龍斌的評論,我們當然也要刊沈富雄的專訪,做平衡報導,沈富雄一直我在泛綠陣營中,相當欣賞的人物,他有難得的人格特質,不因外在環境而改變初衷,但可惜的是,這種人也通常不適合政治。)
相較於國民黨內參選者眾,民進黨因為不看好台北市長選局,敢出來選的沒幾個,除了立委洪奇昌還在評估,真正一意參選到底的祇有前立委沈富雄。
繼續閱讀
2006/02/13
台北市長選舉的初步評估(泛藍篇)
按目前的民調以及一些媒體的評論,本站對於今年台北市長選舉可能的參選狀況,以及其最終的得票率,進行初步評估。
泛藍方面的可能參選人
國民黨:郝龍斌
親民黨:宋楚瑜
無黨籍:李敖
繼續閱讀
2006/02/12
(轉載)民調一路領先,但..郝市長,你準備好了嗎?
文/游淑惠‧費若本
近些年來,許多人都擔心台灣政治上「非綠即藍」,衝突、對立、甚至仇視都沿著「藍/綠」分界線在撕裂台灣,「選民板塊」成了決定選舉勝負最關鍵的力量,永遠有一部分人都投藍,也永遠有一部分人都投綠,祇要在議題操控技術上運用得宜,固定的「板塊」就幾乎決定了選舉的勝負。
這種藍綠板塊愈來愈凝固的局面下,其實和民主有著根本的牴觸與矛盾,優質民主是不可能在台灣誕生的,民主預設了人民會因應各種狀況做出判斷與選擇前題;民主是建立在信任人民透過各自理性後的集體選擇將會產生績效的邏輯,設定了「服從多數」的正當性。但「板塊」卻存在高度的「惰性」,「板塊」選民不考慮政黨的階級屬性,也不在意政黨的政策方向,不思考候選人的素質與能力,「板塊選民」堅定祇選一個政黨,認黨不認人,積極追求自己支持的政黨得到最大的權力,爭奪到更多的資源。
繼續閱讀
2006/01/10
2005/12/07
縣市長選舉報告之二 民調篇
常常聽人說台灣的民調不準,尤其是泛綠的從政人物,一向認為「只有他們的民調會是準的,而其他單位做出來的都是狗吃屎!」,他們攻擊的「不準確的民調」,尤以各媒體2004年的總統大選為最,在那些民調數據裡頭,連宋配一直都領先陳呂配10%~20%左右,而在選情最激烈的三月間,連宋的領先數據也在3%~5%左右,嚴格來說,在台灣各媒體的民調裡,陳呂配從來都沒有贏過一次。繼續閱讀
2005/12/05
縣市長選舉報告-前言 之 老師說的你有沒有在聽
不可能!不可能!這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到我的。 國民黨居然能贏得十四席的縣市長席次,而且泛藍總體達十七席!這個數字,實是超乎所有的人的預料之外。繼續閱讀
2005/12/03
選舉最後一天的虛無感
突然之間,台北縣長選舉的勝敗,好像和我沒有什麼關係了。 不知道為什麼的,是不是忙昏頭?只是過了一下子,我今天突然對選舉變的很冷感。 想想我整整在自己的Blog裡做了近一個月的「選情分析」,到了最後一天卻覺得無關緊要,這種感覺真奇怪。繼續閱讀
2005/12/02
羅文嘉的現世報,周錫瑋的老鼠冤
眉批:周錫瑋就算真的落選,但選前一天能報的了這口老鼠冤(台語,意指很小的仇恨),他也划算了。當看到羅文嘉自己發明的句子反套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才知道,他媽的這句「說清楚! 哭不能解決問題」真經典!繼續閱讀
2005/11/30
2005/11/30
2005/11/27
永洲案2005/11/27日戰況
因為文章數量太大,我貼上連結即可 再談永洲案:何謂魚目混珠、混水摸魚? http://www.ettoday.com/2005/11/27/138-1874519.htm 此外,永洲案曾有經過三審,目前攻擊周的言論多引用一、二審。 我貼的是二審及三審及瑋士案的判決。 另外附上草民的「關於永洲案--為求慎重,謹先向李坤源先生致以歉意」一文 http://www.ettoday.com/2005/11/27/142-1874522.htm繼續閱讀
2005/11/26
2005/11/26
2005/11/26
2005/11/25
幕僚作業差到不行的周錫瑋
各位可別小看東森的那關於永洲案篇評論,我觀查這一篇文章的點選率,從第八名一直昇到第二名,極有可能影響北縣數萬票以上的流動,周錫瑋若真能大贏羅文嘉十個以上的百分點,這位「草民」先生功不可沒。繼續閱讀
2005/11/25
(轉載)關於「永洲」一案的東森投書
我覺得周先生真的是「豬頭」,還有,他的幕僚倒底在幹什麼吃的,連一篇投書都回應的比他個人澄清還要仔細,反擊之力道更為猛烈。 不過「草民」這篇裡仍然有個問題,訴頌代理人並不是律師,只是銀行委託來打這場官司的人,在民法上符上一定條件之人即可擔任。 而至當時和周鍚瑋對保的到底是不是李坤源,那還要找正式的法院資料才知道?我們靜待發展,這篇文章一定會激起喧然大波的。 (但是我們並不能保證這篇文章裡絕對沒有摸黑羅文嘉的成分,讀時請小心。)繼續閱讀
2005/11/23
(轉載)-爆料大賽 負面選舉如野火 燎人又燎己
(這篇是今天才刊出的新聞,對於負面選舉的看法,這個人的看法倒是和我相同喔!) 陳嘉宏/選戰觀察 爆料不斷,政見貧乏,二○○五年又是一場將負面選舉用到極致的選戰。從高捷弊案牽扯到陳哲男赴韓賭博案,從永洲案拉到計軸器以及劉政鴻的貸款舊案,負面文宣向例是選戰必用招數,不過,不論是題材或攻擊發起點,都得謹慎,因為負面選舉猶如一把兩面刃,稍一不慎,放火的也可能燒到自己。繼續閱讀
2005/11/22
談本次選舉中的負面文宣
在中國時報的民調裡,周與羅的數據越來越接近,但這並不表示「永洲案」真的能夠對周的選情,造成多大的影響,有個2%就夠多了。 北縣的選民成份絕對是藍大於綠,基本盤藍高於綠十萬至五萬票以上,但可惜的是,國民黨若不是因為自己分裂,就是遇上了打不極積打選戰的「聖人」,因而一再的失去北縣的江山。繼續閱讀
2005/11/10
(轉載)U型反轉 隨時反撲 對手爛不代表國民黨好
民進黨因為弊案連爆,氣氛低迷下,泛藍的政治人物得意忘形的拿著一點情資就擴大指涉,「深喉嚨」滿天飛,政客搶鏡頭搶得很風光,卻沒有考慮到無具體事證的指控,容易讓選民在理智與良心上很難接受選舉已成了惡意影射、抹黑的場域。繼續閱讀
2005/11/01
十一月一日之縣市長選情戰報
這份是在網路上找來的民調戰報,他統計的比我還要詳細,不過他最後也說,勝負仍然是要看有沒有「意外」的發生,而他統計的最終縣市長席次比例為 泛藍13至18席 泛綠5至10席 關鍵縣市是:台北縣、宜蘭縣、彰化縣、南投縣、屏東縣、嘉義市和澎湖縣。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