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敬重裡學習事理
*肯定自己才能熱愛工作
繼續閱讀
凡事做給別人看,容易傷了自己
我很喜歡畫畫,但我就是不能畫!高中時,我的一位同學向我訴苦,為什麼?我好奇的問,他心情沉重地說著...因為我媽媽說畫圖會沒出息!
前一陣子,遇見一位老朋友,看他年紀輕輕,就已經繼承家中事業,當上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我不禁連聲恭賀他.怎知三天後他打電話來訴苦,說他根本對作生意沒興趣,雖然身為總經理,但是不論大小事都要向他爸爸和大姊報備,公司一些老幹部意見也特別多,讓他越做越難過,正準備離家出走和女朋友私奔..
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為別人而活,或是凡事做給別人看的人,內傷的痛,只有自己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能順著自己的心意,不管你長的帥或不帥,不管妳是千金小姐或家庭主婦,每個人都有一些人生義務和人生課題要去完成.或許你有高齡父母要扶養,或許你有另一半和小孩要照顧,或許你必須賺錢去買一棟房子,或許你有親人生病要靠你協助,但是,你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這些事,不需要凡事都做給別人看.即使是自己的工作,興趣和生涯,甚至感情和婚姻,也都不要放棄自己的自主權,因為人生有限,扣掉一些義務和工作的時間,你能有的生命真的不多,你應該珍惜這些生命,讓自己活得快樂!!
我想,不得不上班,養家,交會錢,付貸款的你,心中多少有一些壓力.如果可以,想辦法讓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現實不允許,請你每天給自己一些時間.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做一些讓你覺得有成就感,讓你快樂的事吧!
繼續閱讀
溝通
繼續閱讀
幾分容忍,幾分度量
繼續閱讀
做一個有效率又有效果的人
1.多功能的生活步調
3.生活在表面的層次
2.E(evaluate),不斷地評估所做的
3.L(limitedandlabor),即限制我們每天勞力(工作)的時間為要讓我們有時間欣賞生活周遭美好的事物,重新定位生命的價值,我們必須要限制每天的勞力(工作)時間。我們每天都會面臨許多的挑戰,有許多的事情要做,但是卻沒有做完,然而我們卻有一個很大的誘惑,就是「沒有關係,我還是先把事情做完了再說」。然而,我們要讓生命有效果,真的要對過長的工作時間說「No!」。
4.A(activity),清楚看見一生的目標
5.X(exchange),與人分享美善的生命
我們必須逆向而行,才能夠把生命活得光彩,讓我們成為有效率又效
果的人。
繼續閱讀
當逆境到來,妳像什麼?
她是多麼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個人惶惶然然,
只想放棄。她已厭煩了抗拒、掙扎,但是問題似乎一個接著一個,讓
她毫無招架之力。
當廚師的父親,二話不說,拉起心愛的女兒的手,走向廚房。
他燒了三鍋水,當水滾了之後,他在第一個鍋子裡放進蘿蔔,第二個
鍋子裡放了一顆蛋,第三個鍋子中則放進了咖啡。
狐疑的女兒望著父親,不知所以然,而父親則只是溫柔地握著她的手
,示意她不要說話,靜靜地看著滾燙的水,以令人熾熱的溫度燒滾著
鍋裡的蘿蔔、蛋、和咖啡。
一段時間過後,父親把鍋裡的蘿蔔、蛋撈起來各放進碗中,把咖啡濾
過倒進杯子,問:「寶貝,你看到了什麼?」女兒說:「蘿蔔、蛋和
咖啡。」
父親把女兒拉近,要女兒摸摸經過沸水燒煮的蘿蔔,蘿蔔已被煮的軟
爛;他要女兒拿起一顆蛋,敲碎薄硬的蛋殼,她細心觀察著這顆水煮
蛋;然後,他要女兒嚐嚐咖啡,女兒笑起來,喝著咖啡,聞到濃濃的
香味。
女兒謙虛恭敬地問:爸,這是什麼意思?
父親解釋,這三樣東西面對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滾燙的水,反應卻各
不相同,原本粗硬、堅實的蘿蔔,在滾水中卻變軟了,虛爛了;這個
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殼起初保護了它液體似的內容物,但
是經過滾水的沸騰之後,蛋殼內卻變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卻非常特
別,在滾燙的熱水中,它竟然改變了水。
「妳呢?我的女兒,妳是什麼?」
父親慈愛地摸著雖已長大成人,卻一時失去勇氣的女兒的頭:「當逆
境來到妳的門前,妳作何反應呢?妳是看似堅強的蘿蔔,但痛苦與逆
境到來時卻變得軟弱,失去力量嗎?或者妳原本是一顆蛋,有著柔順
易變的心?妳是否原是一個有彈性、有潛力的靈魂,但是卻在經歷死
亡、分離、困境之後,變得僵硬頑強?
也許妳的外表看來堅硬如舊,但是妳的心和靈魂是不是變得又苦又倔
又固執?或者,妳就像是咖啡?咖啡將那帶來痛苦的沸水改變了,當
它的溫度高升到一百多度時,水變成了美味的咖啡,當水沸騰到最高
點時,它就愈加美味。如果妳像咖啡,當逆境到來,一切不如意時,
妳就會變得更好,而且將外在的一切轉變的更加令人歡喜,懂嗎?
我的寶貝女兒?妳要讓逆境摧折妳,還是妳來轉變,讓身邊的一切人
事物感覺更美好、更良善?」
繼續閱讀
換個角度看問題
換個角度看問題
有次看到一位小姐穿了雙紅色皮鞋,過了一會兒發現她穿的是黑色皮鞋。奇怪怎麼一眨眼就換了鞋子?不可能的。是剛才看錯了嗎?後來才知道,她的鞋子是一邊紅一邊黑。我並未看錯,她也未換鞋子,只是看鞋子的角度不同了。
世界上很多事,大家的意見不同,並不源自對或錯,而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如果能夠換個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一下,自然會豁然開朗而心平氣和起來。
例如:台灣應不應該再有第四個核能發電廠?贊成的人說:「台灣不能沒有電,非建核四不可。」此種論點以工業界的人最多,因為他們最怕限電;反對的人說:「要電不反對,但不能將核四廠設在台北縣貢寮鄉。」贊成的人說:「既然要電,總得要有人犧牲。」貢寮鄉的人則說:「為甚麼要先犧牲我們呢?」
這種辯論會辯論不完,終止辯論最好的方法,是讓贊成興建核四的工業界人士將家搬到貢寮,讓貢寮鄉的人都去開工廠。互嚐對方的感受,講法及主張可能會有很大的轉變,這樣就容易有折衷的論點出現。
有人在擔任地方財政首長時,嚴辭批評中央集權又集錢、不顧地方死活,主張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將中央財源大幅撥交地方政府使用,增加地方自主財源。可是後來地方財政首長有機會調到中央來服務,發現中央財政也是困難重重,而且各縣市財源極不平均,故又力主中央應該集錢,以便統籌分配各縣市,前後講法判若兩人。
有人在當民意代表時,問政咄咄逼人,並力主應有強勢議會以監督政府,國家才會進步。可是當自己當選政府行政首長,面臨強勢議會監督時,則又認為強勢議會實在是阻礙施政的亂源。
這種例子不勝枚舉,肇因主要並非人們善變,而是因為站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的方向變了。站在左邊時,她穿的是紅鞋子,站在右邊看,她的鞋子是黑色的。所以如果有機會,大家最好左邊站一下,右邊他瞧一下。堅持己見的例子就可以減少,尊重別人意見的程度必會增加。
世上很多事,大家的意見不同,並不源自對或錯,而是看問題門角度不同。如果能夠換個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一下,自然會豁然開朗,心平氣和起來。
繼續閱讀
兩顆糖

兩顆糖
人們對已知道,已熟悉,已得到的事務往往掉以輕心,或是厭惡擁有它;但是對未得到,無法得到,虛無飄渺的東西,卻繫以厚望,認為它包括一切的美好。
繼續閱讀
先成為你自己喜歡的樣子

先成為你自己喜歡的樣子
繼續閱讀
那一刻 (摘於 : 71種心情=71個故事)
那一刻 (摘於 : 71種心情=71個故事)
當我們逐漸長大,聖誕樹亦愈變愈小。
當我們逐漸長大,再不計較時光飛逝。
三年前,一個將近聖誕的夜晚,當流動的光線閃爍不定地映在她的臉上的時候,我正在七十一裡面買蒸餾水。
我只喝蒸餾水。
她說裡面人多,不進去了,寧願在外面等,況且她也沒有甚麼要買的。
然而我從裡面出來的時候,卻到處都看不見她。
於是我站在門口等,我以為她應該是臨時想起去買一些甚麼要緊的東西。
然後我打她的手提電話,接通後裡面卻是那種告訴你找不到人的聲音。
我茫然地靠在七十一門口旁,機械地扭開瓶蓋,喝水,再扭緊瓶蓋。隔幾秒後再重複一次這樣的動作。
當600ml的瓶裝水變成空瓶子的時候,我離開了這間便利店,心裡想起古代一個故事,一個男子為等一個女子的約會,直等到洪水來臨,寧願被洪水淹死都不肯離開,以示堅守信約。那實在是一個偉大的人。
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我只可以等喝完600ml蒸餾水的時間。
我按照原來的計劃去看那場驚慄電影,看著看著,我下意識地轉頭看一下旁邊的座位,那裡本應坐著我的女友,現在卻依然只是一個座位。
然後我獨自回家,在充滿了冬天氣味的夜風中,心裡滿是哀傷。
我和她在十四歲時已經認識,從那一年開始,每一年的聖誕節我們都在一起。
已經十年了,沒有一年例外。
有一次,她曾經對我說,如果有一天,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她突然失蹤,那就表示,我們之間已走到盡頭。
我對這戲言一笑置之。
想不到真的有這麼一天。
我很想很想找她出來,讓她親口告訴我為了甚麼,到底是我做錯了甚麼,要令她將十年的感情棄如敝屣。
但我終於忍住了。
畢竟我是一個男人,我絕不肯在別人已不要我的時候,還去很無用地挽留,哀求。我寧願扮瀟灑,儘管心裡滿是傷痛。
那是一種無法排遣的受傷,向別人說出來會很無聊,留在心裡卻像陳年的酒,愈久愈醇。然而這是別人所不能進入的世界,因為每一個人都在這一份心情周圍,築起一道高大的牆。
今天是她那天失蹤後三同年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我都懷著一種紀念的心情,在同一個時間去到同一間七十一,買同樣一支蒸餾水。
然後在門外慢慢地喝完,離開。
今年亦不例外,三同年,又是快到聖誕的時候,在滿街的聖誕氣氛中穿過,我在三年前、兩年前及一年前同樣時間進入這間七十一。
我拿起水,起到櫃台,付錢。
當我默默地走向門口的時候,那一瞬間,我的心忽然無端地怦怦亂跳,呼吸像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般變得困難。
當我艱難地走到門口,推開門的那一瞬間,就像天神眷顧一般,就像從虛無中顯現一樣,她無聲無息地站了在我的面前。
這是真的。
那一刻,所有的車聲、人聲、街上的音樂聲……全都消失,世界彷彿在這一刻停頓。
在黑暗的夜晚,在並不光亮的街上,她的臉卻像天使一樣,在我的眼裡發山熠熠的光。
眼淚在瞬間像潮水一樣裝滿了我的眼眶。
無論怎樣,任何說話都已變成多餘。那一刻,我們緊緊相擁。沒有解釋,沒有傾訴,一切像是從未發生,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這一刻,我只想抱緊這眼前人。
要去的留不住,要來的擋不住。不管為甚麼離開,也不管將來會如何,只知道這一刻,我擁有全世界。
繼續閱讀
是你的就是你的
是你的就是你的
我今年38歲(我堅持用實歲計算),老婆當然是娶啦,而且兒子還有兩個哩!
我的兒子們已經21歲了(兒子的則堅持用虛歲計算),現在已經有了愛情的煩惱,正在找我諮詢……
嗯?你不用去推算為什麼我的兒子會是21歲,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的老爸我早婚嘛~這還用說?哈哈哈……
我18歲就結婚了,而且娶老婆過門時,兒子也一併奉送了兩個過來,當嫁妝。
當時根本就不知道嫁妝有兩個,誰知道她懷的是雙胞胎呢?而結完婚後我也收拾好準備去當兵了……
說起來還真是命苦啊~誰叫自己年少太衝動,控制不了自己的獸慾……所以就得付出代價,辛苦的撐過來啦!一人做事一人當,是男子漢最起碼要有的擔當。
不過與兒子的年紀差距短一點,還是有好處的,像他們現在就會找我商量事情,感覺就像朋友一樣,多好~要找到感情像我們這麼好的父子,少見了。
哪像我跟我父親(也就是他們的爺爺),當年我出生時,他都已經快60歲了,根本無法溝通,我是被他打著長大,他是被我氣得高血壓……
所以現在我能夠當兒子的商談者,感覺非常有成就感。
這回小兒子一臉鬱卒的來找我,我擺出十分慈祥(?)的父愛臉孔,等著當他的張老師,而他的問題是:
『老爸,你還有能力跟媽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嗎?』
啥?這……這是怎麼回事?什麼叫“還有能力”?!你老爸我才38歲啊!居然讓兒子懷疑我的“能力”?反了!真的是反了!
「你爸我現在的次數,也許無法“日日”,但至少還能“週週”啊!已經算很不錯了!你媽也沒不滿過啊!」我不禁漲紅臉,大聲的脫口而出。
兒子一臉呆愣:
『你在說什麼啊?誰在跟你討論性能力去了?』
咦?不是嗎?
『我是說你們如果再生一個,我就可以當人家的哥哥啦,這樣我就有可能追到她嘛!誰叫她堅持要挑當“哥哥”的人,來當男朋友,這樣我跟奉成就不算公平競爭啦。』
「你怎麼直接叫你哥的名字?長幼有序啊。」我不悅的糾正他。
『我們是雙胞胎耶,是同一個受精卵分裂的,分裂時間是同時,哪有什麼長幼?』他對這一點相當堅持。
我想,“堅持”大概是我們家的血統特性……
事情是我的兩個兒子愛上了同一個女孩,而那女孩似乎挺迷信的,因為她本身是人家的妹妹,所以堅持要挑當哥哥的人當對象……(又一是一個堅持)
其實不管哪一個都是我的兒子,總歸都是嫁到我們家來,沒差啦,哈哈哈……正當我這麼想時,我兒子似乎看穿我的想法,給了我一記冷哼……
「咳咳……」我清了清喉嚨,得先恢復當父親的尊嚴,「奉功啊,我說呢,緣份是一定的,是你的就是你的,而且女孩子的堅持通常都是難以扭轉的……嚐試去挑戰只是自討苦吃。」
『是嗎?你在說媽啊?』唔!我這個兒子真是聰明,又被看穿了。
「沒錯,」我壓低聲音,老婆在客廳看錄影帶跳減肥操,應該是聽不到:「當年妳媽有多難追,同鄰里的男孩子們可是都親身領教了……」
我開始回想起當年的往事,雖然也不是多久,不過是20幾年前的事而已……
她是校花,高傲的校花,追求者如過江之鯽,但她連甩都不甩,情書一律都被當成廢紙收集起來,論斤拿去賣,由此可知她還具有勤儉的美德。
有一次有個男生放學後向她告白,我正好提著垃圾袋要到垃圾場去,不小心聽見了他們的對話……
那男生哀怨的說:『妳為什麼一律都拒絕呢?何不試著交往看看?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啊。』
當時她的下巴往上挑高了45度,用兩根玉手指夾著對方的情書,輕輕敲著對方的胸口,說:
「我的字典裡面沒有交往看看這個名詞,對我而言,愛情的感覺是一開始就要發生的,而不是慢慢培養出來的。」
當時我雖然覺得她很猛,但是也深深被她的女王氣質所吸引,我這大概是天生的奴隸本性吧……不然我也不會現在還在倒垃圾了,只因為當天的值日生是流氓老大,他叫我替他倒,我能說不嗎?唉……
不過,雖然我對她有點心生愛慕,但看到陣前戰死的前輩有如此之多,我也只有摸摸鼻子,別妄想了。
所謂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大概就是像這種的吧……呃,不好意思,我國文造詣不太好,應該是叫美麗的玫瑰總是多刺……呃,也好像不太對,算了……留點腦袋回家寫功課吧。
正當我把垃圾袋往集中場一扔,發現她也是提著垃圾袋過來,於是便好心的幫她把垃圾袋扔過去,集中場的圍牆太高了,垃圾那麼重……女孩子的臂力是不太夠的。
「謝謝,你也是值日生嗎?」她微笑著向我道謝,並問道。
『不,我是幫人家倒的。』
「為什麼?」
『……因為那個同學有要事要辦,得先走……』我沒說謊,那位流氓老大同學今天約了要跟人釘孤枝(單挑),為了鞏固他的地盤,這對他而言算是很重要的事……
「你真是一個善良的人,肯幫助同學。」她眼睛發亮。
是的,事情就是這樣,如你所想的,她所謂的愛情的感覺發生了……
雖然是在垃圾場,對象是一個替人倒垃圾的奴隸,一點也不浪漫……
所以我才說:“是你的就是你的。”
不過再生一個好像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我要去找我老婆了,兒子,你早點去睡吧,老爸要去達成你的願望了,我可是個好父親耶……
繼續閱讀
【在取得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在取得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繼續閱讀
【五隨】

【五隨】


繼續閱讀
【一個背向太陽的人,只會看見自己】吳淡如

【一個背向太陽的人,只會看見自己】吳淡如





繼續閱讀
勇氣、決定及希望
勇氣、決定及希望
一個六歲的小朋友,上了幼稚園大班,每個週末,都會依
學校規定帶一樣玩具和同學交換,一星期之後再換回來。
這政策可說是學校的德政,因為如此一來,可省去每個家
庭要買一大堆玩具給小孩子玩的支出,家長當然樂,對小
朋友來說,這項德政的前期,會讓每個人在每星期都快樂
地擁有新鮮的玩具,但愈到後來,那些「該被交換的」玩
具都換過了,剩下的都是「不該被交換的」,或許該說是
「不捨得被交換的」。
又是一個週末的到來,一大早,這個小朋友蹲坐在家中的
玩具箱前哭了起來。
「怎麼了?」媽媽立刻跑了過來。
小朋友依然哭紅了眼,十分不知所措。
當媽媽的似乎也能體會孩子的心情,鐵金鋼、超人、戰艦
、電動挖土機一一地拿起來說服自己的孩子。
媽媽說:「這個好不好?」
孩子搖頭。
「這個呢?」
孩子還是含著淚搖頭。
「你看,無敵鐵金鋼也玩那麼久了,可以借同學也玩一下
嘛!同學也會借給你不一樣的玩具呀?!」孩子怔怔地看
著媽媽,之後又搜尋了一下玩具箱裡的玩具,看看媽媽,
再看看玩具。
終於,他抱起了一個機器人,媽媽笑了,他也笑了起來;
關於「決定」,是多麼難的一件事!
一切的一切,當你擁有的那末理所當然的時候,決定「改
變擁有」,是需要極大的勇氣。
人生,像是在走迷宮,你永遠不會知道未來會碰上什麼事
。迷宮很大,突然你會滯留在其間的一角,就這般安身立
命起來,而安身立命久了,年紀漸長,竟然也懶得變動」
,更大的一個原因是:沒有「勇氣」變動!!
李文瑗及大衛王是我在廣播界的兩位好友,文瑗和我都在
中廣流行網主持節目多年,後來她跳槽到了另一個電台,
而David則是在ICRT多年被挖角到流行網主持節目,曾經
和他們都聊到過這個話題。「不變」與「變」之間,存在
的的確是「勇氣」,甚至還要有些「激情」。
「當我們只專注於眼前這片天空,你會覺得天空好大,倘
使有一天,驀地回頭,你會發現身後有一片從沒見識過的
天大地大」,這是李文瑗說的。我是個不太有勇氣的人,
在同一的地方「安身立命」近十年,但總是很佩服那些面
臨人生決擇時還那麼有勇氣的人。
作家張曼娟也曾毅然決然地放棄東吳大學的教職到香港中
文大學任教,和她聊過當時的心情,她也認為那是需要極
大勇氣的,而且還得對未來充滿希望。對「未知的未來」
充滿希望,這肯定是件苦差事!「有時候,我們往往覺自
己在一個環境中很重要,甚至休個兩三天假,都怕別人無
法達成任務,公司彷彿會垮!這是很辛苦的。」張曼娟說
出的這段話,雖然是你我都很容易了解的現象,但不諱言
的是,我們身邊多少都充斥著這般「天生勞碌命的人」。
人的一生中,必定面臨許多「失去」的痛苦/「決定」的
兩難/「失望」的無奈,這和每個人對生命的視角有極大
的關連。我很鍾愛這本書,它不僅把渾沌的生活變得澄明
一些,更用了一個很可愛的故事來舖陳,當中許多的隱喻
和明示都頗耐人尋味。
很可能你可以花很短的時間把此書讀完,也會覺得許多觀
念你都明白,但在反覆咀嚼之後,更會發現新的體認。
人,真的是極其矛盾的一種動物,想安定,又想變動;怕
失去,又想擁有。
繼續閱讀
快樂大餐
快樂大餐
與大家分享快樂大餐...她的作料為...
一份愛心(就像愛你自己那麼多就夠了)
一份關懷(包括不斷添加進去的付出)
一份犧牲(再加一份能夠享受犧牲的心情)
一罐開闊的胸襟(容得下自己的的苦樂 , 也容得下別人的悲喜)
一罐恬淡平和的心境(不為物慾所惑 , 不為得失所苦)
一杯孩子的心(包括天真ˋ無邪ˋ單純ˋ好奇ˋ愛冒險ˋ不記恨)
一杯大自然(不一定非要到戶外採擷 , 你心中若有備用的也可以)
一匙信心(永遠不會對自己ˋ對別人 , 乃至對四週的環境失望)
一匙忍耐(笑罵由他笑罵 , 我自好自為之)
一匙從容(處驚不變 , 處變不驚)
兩撮信賴(對別人 , 乃至對自己)
兩撮尊重(一種基本禮貌)
兩撮了解(心靈的溝通)
摘自<生命頌>
繼續閱讀